如果你即將出國生活,陪著你一起去的還有養了多年的貓咪,但是你會不會突然好奇:說中文的貓咪去了國外,能和外國的貓咪交流麼?
要討論這個問題,我們要從貓咪的肢體語言和與人相處的社會化習性入手。
八公叔叔 / Via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
現代動物學的研究已經給了我們明示:
喵喵叫的聲音僅僅是貓咪用來和人類溝通的,而同類之間發出的更多的是呼嚕聲、哈聲和咆哮,或者乾脆沈默不語。
八公叔叔 / Via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
貓咪被馴化的歷史大概有5000-6000年,作為野外優秀的獵手+獨行俠,貓並不是被人類主動引進,而是主觀上有意地接近人類的。不得不說這是貓咪心機的一個表現:雖然有著優秀的捕獵能力,卻甘願享受嗟來之食。
在與人為伴的過程中,貓咪自動生成了喵喵叫這個讓人心都化了的聲音。
八公叔叔 / Via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
但是貓咪與貓咪溝通,卻完全不是依靠喵喵喵,而是通過這三種聲音:
1.咆哮聲:
這是一種攻擊型聲音,一般由一隻貓咪主動發出,往往出現於一隻貓咪侵犯了另一隻貓咪,被侵犯的貓咪會發出咆哮聲以示威嚴,企圖驅趕對方。
2.嚎叫聲:
嚎叫聲多為發情聲音,公貓母貓不同,根本目的是吸引配偶。
3.哈聲:
這是一種防禦型聲音,與咆哮聲對應。
八公叔叔 / Via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
實際上貓咪與貓咪之間的語言溝通並不能算常規意義上的「交流」,而更像一種吵架或爭吵,如果翻譯成人類的語言大概可以翻譯成:
「你看啥?」、「看你咋地?」、「你再看試試?」、「試試就試試!」、「你看啥……」
八公叔叔 / Via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
貓與貓之間傳達情緒,並不需要像人類一樣詳盡的語言,而是依靠肢體動作配合以上三種語言,就足以完成表示情緒和傳達信息的需求,這三種聲音從全世界的角度來說,沒有任何不同。
貓咪不需要語言,就可以通過對方的咆哮聲、嚎叫聲、哈氣聲和肢體語言,配合聲調大小,就能辨認對方處於憤怒還是悲傷,是飢餓還是口渴,是要與你打一架還是僅僅是不小心路過打擾了。
八公叔叔 / Via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
三種基礎聲音+炸毛+搖尾巴,就足夠全世界的任何貓來互相溝通了。
所以我們絲毫不用擔心貓咪出國後和外國貓咪溝通有障礙,因為在貓界,情緒的表達是沒有隔閡的~
(22)